激发石家庄精神,凝聚发展正能量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巨大的精神推动作用。受历史发展沿革以及地域文化积淀的影响,每座城市都有其特有的精神内涵,需要进行深入挖掘提炼和大力激发。激发石家庄精神,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的必然要求,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是增强广大市民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的关键所在。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石家庄市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支撑之年、关键之年,更需要激发石家庄精神,凝聚起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强大正能量。
笔者认为,石家庄精神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即“有容、尚义、进取、超越”。
有容:古语云“有容乃大”,石家庄作为一座典型的移民城市,人口来自全国各地,是全国以普通话为主要语言不多的省会城市之一,容纳度非常高。“石家庄人不欺生,不排外”,石家庄人包容友善,诚实质朴,乐观谦和,让任何一个来石家庄的客人都会产生“宾至如归”之感,在社会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新老石家庄人和谐相处,形成了包容互助的移民城市文化风格和朴实善良的风土人情。激发“有容”的石家庄精神,就是要通过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无论是对来石投资的企业家,还是对外来务工人员,在公共服务政策的制定执行和个人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等方面,都敞开胸怀,充满善意地接纳和包容,让所有人获得平等参与的权利,在这里生活工作,有尊严、机会多,压力小、焦虑少,从而更好地融入并建设这座城市。
尚义:这里的“义”包括多种涵义,忠义、信义、孝义、侠义、仁义、道义兼而有之。石家庄历史文化名人赵佗、赵云、魏征等的忠义精神,也备受后世所崇尚遵循;诚实守信成就了石家庄华北重要商埠的地位,南三条、新华集贸等小商品市场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信义史;大孝儿媳张建霞的感人事迹,亦是众多孝义人物、故事的代表和缩影;沉绿湖畔,王德恒舍身义举,侠义精神再谱燕赵慷慨悲歌;博爱精神、广施道义,在汶川、玉树等地发生自然灾害以及武汉等地爆发新冠肺炎疫情的时候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石家庄地方党委政府和人民给予了灾区力所能及的救援和帮助,这些都是“义”的集中体现。激发“尚义”的石家庄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树立道德榜样,讲好石家庄故事,让“尚义”成为石家庄这座城市的典型人文符号,奠定建设文明石家庄的精神底蕴。
进取:“实干兴石,舍我其谁”,拼搏进取、自强不息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是西柏坡精神“艰苦奋斗,永不自满”的生动写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短短百年便发展成为一座拥有1100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纵观石家庄的发展历程,无不浸透着拼搏进取,奋发图变的精神,正是凭着这种进取的精神,我们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治理、民生改善等方面做出了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自豪感、幸福感获得极大提升。目前,我市面临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难得的机遇,但也面对着一系列重大挑战,激发“进取”的石家庄精神,就是要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从而赢得主动,取得突破,在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进程中当好排头兵和领头雁。
超越:没有大的觉醒,就不会有大的超越。纵观石家庄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自我觉醒并实现自我超越的历史。石家庄作为年轻的省会城市,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进京赶考”的出发地,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现在石家庄又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重大使命,这更是全市1100多万人民的热切期盼。激发“超越”的石家庄精神,就是要抓住重大机遇,激发内生动力,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项目建设上台阶、见实效,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为载体,营造“石家庄在行动”的浓厚氛围,开创工作新局,锻炼干部队伍,凝聚党心民心,进一步提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实干精神,为实现发展超越奠定坚实基础。
城市精神虽然是无形的,可能我们平常不察,却时刻流淌在每个石家庄人的血液中,并影响和塑造着我们这座城市的特质与风貌。只要我们激发“有容、尚义、进取、超越”的石家庄精神,始终坚持在发展中解决难题,在改革中把握机遇,在进取中实现超越,不断增进市民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就会鼓舞和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石家庄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作者:刘微鹏,系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社法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