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文化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2年8月19日-21日,“弘扬石家庄红色文化,助力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会石家庄市召开。研讨会由中共石家庄市委宣传部、石家庄市社会科学院,联合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石家庄学院承办。中共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郭建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戴建兵,石家庄学院党委书记陈亮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石家庄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于燕红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薛庆超,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河北省社会科学院西柏坡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王彦坤等4位专家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作大会主旨报告。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上海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鸿召、河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安巧珍、石家庄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胡晓光等8位专家作了专家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近50人参加了研讨会,研讨会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
一、各位专家领导一致认为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以西柏坡精神为核心的石家庄红色文化需要不断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
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王炳林认为伟大建党精神是源头,研究西柏坡精神乃至任何一个精神都要到伟大建党精神那里去溯源。西柏坡精神被纳入第一批46种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中,是石家庄的骄傲和荣幸,是石家庄的宝贵资源。他从三个方面讲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伟大建党精神唤醒中华民族的历史主动精神,重塑了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柱;伟大建党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怀,丰富了民族精神的核心内涵;伟大建党精神激励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铸就了民族精神的实践根基。运用丰富的史实和事例表明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为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薛庆超认为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集中展现,是赢得中国革命的胜利之本,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基,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西柏坡期间的奋斗历程与经验教训,中共中央在西柏坡领导中国革命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作出的一系列重要决策,即将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基本政策,集中的凝聚为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包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战争形成的革命精神的丰富内涵,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坚持根据中国国情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党的建设、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的“三大法宝”,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归根结底是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周良书认为西柏坡在中共党史研究中具有典型意义,研究党史要把握党的历史上的一些大关节,西柏坡就是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时期,它和“五四运动”“遵义会议”一样,属于由量到质的飞跃性转折,在历史发展中含金量多,贡献大,研究西柏坡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研究西柏坡,就要像研究遵义会议一样系统深入。大多数的研究比较关注西柏坡到北京的这一段赶考之路,也要加强从延安到西柏坡这一时期的研究。
专家学者们从不同角度研究了石家庄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例如有专家梳理了西柏坡红色资源群落、市区红色文化资源和散落在其他县区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调研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开发和整合现状,针对性地提出了石家庄红色文化资源保持长期良性发展的策略;有专家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在正定任职时期推动开放、发展经济的经历,用三年多的时间,为“高产穷县”正定谋划了一条县域经济腾飞之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县域治理的典范。有专家以《新石门日报》为材料,探讨了中国共产党接管石家庄市的经验与教训,实现了从“拆城”到护城的转变,总结出了一套城市管理的“石家庄经验”;有专家以石家庄市所属革命文物为中心,结合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老区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几方面精神,探讨石家庄革命文物的类型及其蕴含的精神价值;有专家立足省会红色高教历史文化资源,为打造石家庄市特有的红色文化品牌、促进石家庄市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推动省会高等教育发展、推进石家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有专家通过对石家庄及周边地域红色匾联文辞的整理研究,认为其具有文化传承性、地域民俗性和时代先进性的特征,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红色动能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石家庄经济总量过万亿、实现弯道超车的关键之年,在此背景下,研讨会的召开不仅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石家庄红色文化学术研究和探讨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与会专家学者还就如何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红色动能积极建言献策,留下许多宝贵意见。
(一)开阔视野,提高站位,深化研究,充分运用好西柏坡精神这块金字招牌
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应首先明确一个历史发展的大坐标,其次要找到石家庄区域历史的闪光点,寻找具有唯一性、标识性、可推广性特征进行挖掘。西柏坡精神是石家庄红色文化的核心,是石家庄的文化命脉,是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党在西柏坡创造的西柏坡精神不单是石家庄的文化财富,同时也是全国人民宝贵的文化财富。研究石家庄红色文化要突出西柏坡精神这个核心。一是加强西柏坡精神与石家庄红色文化关系研究。对石家庄红色文化的研究要紧紧围绕西柏坡精神这个核心,重点从石家庄红色文化为党中央移驻西柏坡奠定了坚实基础等方面进行研究。二是加强西柏坡精神与建党精神关系研究。要从丰富发展建党精神的角度研究西柏坡精神,深入挖掘建党精神与西柏坡精神源与流的关系。
(二)全方位、系统性,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和保护
一是加强挖掘。以点带面,在挖掘西柏坡红色文化资源的同时,也要对西柏坡周边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理研究;全面系统摸清石家庄市域内红色文化资源的底数,发掘石家庄红色文化既独特又有全局性影响的资源;做好口述史;注重红色文物的挖掘和整理;充分利用华药、棉一至棉五的红色工业基地等“一五”计划时期“156个”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整理,推动红色文化生活化、大众化。挖掘“绵右渠精神”、“岗南、黄壁庄水库建设”、“1963年抗洪”等红色文化元素。二是加强利用。整合红色资源,成立石家庄市红色旅游公司,打造京津冀、山西红色旅游的共同市场,使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共享;整合各纪念馆红色旧址,将其统一纳入全市纪念馆、旧址系列,统一管理标准,资源共享。三是加强保护。加强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加强立法,在法律层面上保护红色文化资源。
(三)多手段融合,创新方式,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
一是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构建体系化的红色资源教育教学内容,进行话语转换,用新时代的话语阐释红色资源;编写红色系列丛书,各县区编辑适合本县区普通市民、小学生学习的红色文化读本,纳入教学培养计划。在县市区读本和丛书的基础上编写《石家庄红色文化通史》和《石家庄市红色文化通俗读书》;加大对市管干部的红色文化的培训力度,学习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先进教学经验,建好中组部石家庄(西柏坡)干部管理学院,培训华北的党政干部,打造红色名片。二是加强红色文化系列产品的开发。加强红色文化出版物、演艺产品、创意商品的开发,创造多维度红色文化创意产品。通过河北名人唱相关红歌,举办红色文化高端论坛,开展红色文化知识竞赛、歌曲、诗词创作大赛及演讲比赛。进一步加强对革命题材绘画作品的关注力度,对于现有革命题材绘画作品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保护措施,创新、优化宣传形式和路径。三是加强红色文化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利用微短视频及高科技传播石家庄红色文化。发动热爱河北、热爱石家庄的普通网民作为大众传播群体,依靠抖音、快手、视频号、小红书、找万物等微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投入资金研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红色游戏、手机娱乐视频、动漫等产业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