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石家庄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综述
2022年石家庄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综述
根据《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定》及省社科联《关于举办202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的通知》(冀社科发〔2022〕10号)要求,石家庄市社科联结合我市实际,认真谋划,周密安排,于6月承办了“2022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6月至7月举办了“2022年石家庄市社会科学普及月”集中示范活动。本届科普月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凝心聚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为主题,充分发挥社会科学普及宣传月的示范引导作用,高质量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100余项,促进了全市干部群众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不断提升,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精心谋划,周密组织安排
近年来,我市社科联充分发挥社科普及优势,担当实干,奋发进取,在全省社科普及工作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石家庄作为“2022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月启动仪式”的举办城市,市社科联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就把此项工作列为年度重点工作,摆上议事日程。按照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和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关于举办2022年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方案》(冀社科发〔2022〕10号)的通知,专门召开主席办公会进行研究部署,精心策划,制定了《关于举办2022年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的通知》(石社联〔2022〕6号),并得到了市委宣传部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市社科联专门召开科普月动员协调会,就有关事宜逐项进行安排部署。在举办“2022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月启动仪式”过程中,市社科联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石家庄市正定古城南城门实地调研对接,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科普月启动仪式方案、流程等逐项商讨落实,社科联工作人员主抓负责,全院工作人员分工合作,保证了整个活动有条不紊地开展。
二、精确定位,广泛动员参与
本届科普月紧紧围绕“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凝心聚力,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活动主题,把科普月活动启动仪式安排在正定古城南城门举办。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省社科联第一副主席康振海,省社科院一级巡视员张福兴,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张峰珍,省社科院副院长、省社科联副主席肖立峰,石家庄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马建彬,石家庄市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于燕红,正定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明星等领导同志出席活动并宣布仪式启动。各市社科联领导及工作人员,石家庄市各学会、社科普及基地、县(市、区)社科联代表,正定县基层群众代表,省、市新闻媒体记者等近百人次参加活动。启动仪式后,出席领导和各市代表共同观看了星光艺术团表演的红色文化文艺表演,参观了“省社科院(省社科联)工作成就展”“各设区市社科联工作成果展”等现场展览、专家咨询服务和文化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为全省社科组织开展活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以点带面,激发了社科普及工作热情,扩大了社科普及月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出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三、精细设计,注重活动实效
石家庄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鲜活生动的当代发展实践,为广大社科工作者开展社科研究、社科普及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当前,全市上下正在抢抓省委、省政府支持省会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大力发扬“实干兴石、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向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市社科联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牢牢把握社科普及工作的正确方向,紧扣主题,立足实际,突出精细化设计。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活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党史知识”专题宣传教育活动、河北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及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传普及活动、法律法规专题宣传普及活动、全市社科普及工作成果集中展示五个板块,多渠道协同发力,设计了形式多样的社会性、群众性、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每项活动内容既紧跟时代步伐又丰富多样、既紧扣活动主题又贴近群众实际,充分发挥了科普月的示范引导作用,有效保证了科普月的活动实效。
四、精准发力,确保全面落实
以科普月启动仪式为标志,联合县(市、区)社科联、社科团体、高校、社科创新基地等组织,深入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学校等地开展科普活动。在活动开展上,结合本地实际,充分了解社会需求,认真策划主题内容,创新表达方式,扎实有效开展活动,真正使社科工作者进基层、接地气、答问题。全面挖掘展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成就,普及石家庄历史文化知识,弘扬石家庄本土文化,不断加强本土文化认同,树立本土文化自信,让更多人更好地感知石家庄、了解石家庄、热爱石家庄、建设石家庄。根据公众具体多样的需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出了一批突出时代性、人民性和现实性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第一,实施重点计划和品牌战略,全力打造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市社科联依托图书馆、博物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科普阵地,针对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个性特点,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开展人民群众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活动,争取打造社会科学普及精品。在活动期间市社科院突出品牌优势,制作发布了“石家庄红色历史文化印记”“党史故事天天讲”“石家庄社科创新基地形象宣传片”“石家庄历史文化故事”等系列微视频,制作了《理论之窗》电视理论普及节目,印发了《天天“热词”汇》社科普及读物。同时发挥“石图讲堂”“正定大讲堂”等传统的品牌优势,通过打造入脑入心的社科普及精品活动,把深邃的思想讲明白,把厚重的历史讲透彻,把伟大的精神讲鲜活。
第二,探索多种渠道和活动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建设社会科学普及网络,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社科普及资源,助力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打破时空壁垒,让全市人民群众随时随地参与活动,享受社科盛宴。活动月期间,全市在新媒体平台举办社科普及活动20余项,参与群众达10万余人。每项线上活动通过紧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实际,均取得了良好的活动效果。例如石家庄市图书馆,在6月11日—7月10日期间,通过馆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四期线上展映活动,陆续播出20部综述片。该综述片来源于已完成验收的87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项目中的优秀项目,是首次与公众见面;石家庄市心理学会,在6月10日邀请四十中焦洁老师做“考前,如何为孩子赋能”主题讲座,帮助孩子们掌握如何缓解紧张的情绪,如何高效的复习,如何积极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
第三,坚持社会科学普及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不断推进社会科学普及范围积极培育新的水平高、影响大的活动形式。例如石家庄学院开展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交流会,为大学生们补足了精神之钙;赞皇县社科联于6月24日,在黄北坪乡松会村举行“三下乡”活动,把群众最需要的文化、科技、卫生服务送到基层一线、送到田间地头,打通惠民富民的“最后一公里”,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石家庄市哲学学会,组织秘书处4名同志参加了市委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全市“四史”教育宣讲团活动,深入县市区、高校、农村、企业、厂矿开展理论宣讲,极大的扩展了社科普及工作的惠及范围,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各行各业落地开花。
五、取精用宏,扩大活动成果
本届科普月活动,市社科联充分发挥“联”的作用,不断拓展“联”的途径,汇集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社科联搭建的科普平台推动科普活动开展,扩大科普活动的影响与作用。除要求各级社科组织根据自身特色开展科普活动外,我们还加强协调,将社会上分散的科普力量集中起来,最大程度地调动社科学术团体做好科普工作的热情,引导他们在科普工作上由过去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开展,鼓励他们自主组织科普宣传活动,使全市科普工作做到“点”面结合,相映生辉。社科联还引导和支持各学会不仅局限于科普月期间开展科普活动,鼓励支持各学会组织一些经常性社科普及活动,并给予资助奖励,建立健全社科普及活动的长效机制。
实践证明,社会科学普及月活动是我市社科界面向基层、服务大众的集中性大规模大范围普及社会科学的公益性活动,突显了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服务群众的特点,是一项科学有效、积极扎实的科普形式。本次科普月活动组织有序、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体现了以普及社科知识、提高社会大众的人文素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宗旨。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团结带领全市广大社科工作者,继续解放思想、奋发进取,鼓足干劲、接续奋斗,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社科力量,以实际行动和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