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圆满完成“下基层、访群众、解难题、促发展”活动
市社科院开展“下基层、访群众、解难题、促发展”活动情况
自3月10日,全市开展 “下基层、访群众、解难题、促发展”活动以来,市社科院井陉下基层工作组按时驻乡开展工作,转换角色,找准定位。切实履行职责。积极与驻地党委、政府沟通,走访群众、排查隐患,帮助基层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确保“两会”安全,经过大家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此次活动。
市社科院抽调6名同志,由马建彬副院长、戈钟庆副调研员带队,分成两个工作组,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两办《通知》确定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环节,深入到井陉县于家、孙庄、南陉3个乡,通过下乡到村走访,召开座谈会、集中宣讲等方式,对当地经济发展、热点难点问题、重大疑难问题、干部作风建设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了解。这次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又正值“两会”期间,工作组根据当前形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找准定位,确定方向,明确职责。三个乡共组织召开由县乡村干部、村民代表、县乡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座谈会6次,参加人数100余人,征求意见23条,梳理出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9件。对梳理出的突出问题,工作组同志静下心来,认真了解基本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坚持与乡党委、政府常沟通、常交流,积极配合乡党委、政府做好群众调解工作,特别是一些涉及群众利益和存在重大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的,工作组与乡领导、包村干部协调配合,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意见,对短时间难以解决的问题,以稳控为主。工作组对群众反映强烈、涉及面广南陉乡因西气东输占地补偿问题,与乡主管负责人及包村干部多次到村进行调解,积极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妥善解决,同时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搞好信息反馈和稳控工作,防止群体性和越级集体访问题发生。在3月12日下乡期间,孙庄乡,洛阳村潘庭老人到市信访局上访宅基地、工资待遇问题,我们及时与市里同志联系,配合乡里驻市人员一同做好老人工作,耐心进行劝告,化解了矛盾。对白花村反映粮食直补及村干部经济问题,根源在于村干部换届引起派性纠纷,乡里及包村干部与村干部多次到村与村干部进行交流,化解矛盾,防止群体性和越级集体访问题发生,做好稳控工作。近日,于家乡史家村村民史双喜因建鸡舍阻碍交通、影响周围十来户村民环境,并发生一些冲突,为防止引患,事态扩大,工作组与乡干部及时到村与村民沟通,并为其另外选建鸡舍场地,得到群众认可,现已得到妥善解决。在下乡过程中,我们来到春耕生产前群众有烧地边,野外非法用火的苗头,及时提示给乡政府,做好检查整改,宣传森森防火知识,维护生态安全。
每一次下乡,对工作组的同志都是一次再学习、再教育、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也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的难得机会。工作中我们发现,基层党员干部很善于做群众工作,能够把准群众脉搏,掌握群众心理特点,用群众语言同群众沟通,用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做群众工作。面对复杂的矛盾,缠手的问题,不掩盖、不退缩、不畏惧,很有思路和办法,根据事件性质和当事人的特点,什么办法见效就用什么办法,什么措施管用就采取什么措施,以达到解决问题,实现和谐为目的。基层干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并非简单、粗硬,他们对党的政策、法律和群众的行为习惯、乡风民俗也比较熟悉,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即坚持原则性,又讲究灵活性,处理问题不推不拖,能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说明原因,没有“官腔”,没有“官架”,表现出的是责任感、使命感和敬业精神,我们深受感动和教育。
市社科院工作组
2010年3月17日